用灵魂感悟设计 · 用设计创造价值
WITH SOUL FEELING DESIGN WITH DESIGN TO CREATE VALUE
您当前位置:  设计中国    ⁄    人物访谈    ⁄ 资讯内容

殷艳明:一次公益、教育与设计的实践——第三空间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17/5/22 11:16:00     浏览:
2016年,创域设计成立15周年。创始人殷艳明决定重新思考将来与过去,以及,自我对于社会的价值。

  2016年,创域设计成立15周年。创始人殷艳明决定重新思考将来与过去,以及,自我对于社会的价值。过往的教师经历让他他迫切地希望为孩子们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他试图创造一个地方,让孩子在课堂与操场之外获得娱乐和成长,同时还能为当下教育制度作为补充。

  这个地方就是,第三空间(卓域楼)。

  第三空间又名卓域楼,它是殷艳明对自己故乡云南和青年时代(曾执教鞭奋斗在教育岗位第一线)的一次反哺,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扶贫行为。

  卓域楼是一个创新性的项目,其捐建的目的不是扶贫,而是构建一个独特的空间去传递设计真正的价值。该项目是设计与教育相结合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设计改变乡村教育模式,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社会支教的良好平台,让孩子们能在有趣味的空间里去探索和发现,拥有卓越而美好的未来。

  在设计之初,殷艳明及团队就将‘第三空间’定义为可以与当地人的行为、生活风俗等产生对话的建筑空间环境。为此他带领团队就校园规划与当地政府、教育局、学校进行了深入探讨。如何平衡教育建筑的功能性、文化性与学校教学管理模式,让建筑与当地人文生活相互呼应?都是他要解决的难题。

  小学所在的这座村落是典型的彝族民居结构,山高谷深,彝乡河外小学的孩子们就居住在这群山河谷之中。偌大的田野和彝族传统民居所围合而成的学校使得其周围的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每天从旭日初升到傍晚时分,阳光从密林到山脚,再弥漫向油菜田间,金灿灿的覆盖着这片土地,恍若世外桃源。

  设计师殷艳明将彝族“坡屋顶”的传统民居形态应用到该建筑上来,错落有致的立面轮廓与暖色的仿木纹彩镀钢板为建筑赋予更多的现代感。不远处的民居代表着过去和历史,“第三空间”象征着当下和未来,通过传统民居与现代的对比,在空间的轴线和纬度上让人感受一脉相承的地域文化。第三空间的有机形态与村落的自然形态融为一体,室外自然环境与室内空间色彩相互渗透。

  另一方面,建筑左侧斜面凸出的天窗形成的涂鸦区与右侧剖切交错的立面形成的舞台区也起到了一定比例尺度的立面分割效果,通过形体的穿插形成特定的采光和两大功能区。

  教育对孩子们的一生至关重要,本次殷艳明和他的团队试图为孩子打造一个教室与操场之外的第三空间,让大山里的孩子拥有了看世界的窗口。

  他们从孩子的视觉和心态出发,以“盒子汇”的几何形体空间组合方式来诠释设计理念,构建出“房子里的房子,空间里的空间”。

  ‘第三空间’建筑面积达200多平米,最高点8米。建筑由地面延伸而出,其下挖区和天窗二层形成对应的梯级关系。通过半通透的玻璃房子增加采光,使孩子们拥有了观览室外自然景观的视野。

  手工制作而成的亚克力房子象征着七彩云南。在日光投射下,其表面形成的光影在空间流转,好似一段曼妙的华尔兹。

  建筑内部最具特色的是功能区的设置与色彩的运用。殷艳明运用鲜明、跳跃性的色彩粉饰内表面,是一种很灵活的建筑内部设计处理手法,不同明度的绿色、黄色和橙色搭配在一起,使室内空间更加活泼鲜明,烘托出孩子们跃动的身影。

  殷艳明创造了一系列的开放空间,构建这座大山里的趣味乐园:负一层是阅览区,一层为上网区、互动交流区和舞台表演区,二层则是涂鸦玩耍区和看台。

  对于功能分区殷艳明特别设计为动静结合,形成功能性的融合互动,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读书,聊天,涂鸦……

  从日暮到黄昏,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洒落地面,形成丰富而跃动的光影视觉变化。远处孩子们熟悉又陌生的群山投射进室内便是室内抽象渐变的绿色墙面。

  书架也是由数百个方形盒子叠加而成的集合体,可容纳两千多册书籍。

  阅览区的阶梯处设置存放功能,方便学生取阅。

  “第三空间”有很多可能,它能够在放学后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能够上网获取信息,能够通过阅读认识世界,还可以让更多关注教育的有心人一起参与,共同出力。我还希望“第三空间”对设计师群体能有一定启发,其实我们的社会有很多问题都值得关注,比如儿童教育,比如老龄化……公益不仅是口号,它需要实实在在的落地。

  用美学滋养而成长起来的孩子,自带着灵性。而现在有第三空间多功能趣味空间的乡村学校,它是第一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不久的未来它会逐渐导入中国乡村教育体系之中。我们的所做一直贴地而行但希望可以改变当下,让孩子们在既有的教育空间中能拥有一个自由的空间里来放飞梦想,并与外界力量发生链接和共享。

  ——设计师 殷艳明——

  创域设计创始人,高级室内建筑师

  CIID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三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高级室内建筑师;SIID深圳市室内建筑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

  媒体记者:做公益是机缘巧合吗?

  殷艳明:公司成立15年的时候,突然间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希望能用设计为社会做些什么。

  媒体记者:为什么选择在彝乡河外小学设计‘第三空间’?

  殷艳明:在成为设计师之前,我是一个毕业于师范院校的人民教师。一直以来都特别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让他们更快乐地成长。

  我的老家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与丰富的地理资源相应的是教育资源的贫瘠。尤其是在云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那里的孩子成长环境非常单调艰苦,甚至可以说是与世隔绝。有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非常狭隘、片面,除了上课的教室,就是活动的操场,以及无边无际的大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们一无所知。如果我们能在孩子们好奇心最盛的年纪,给他们提供一个有感情、有表情的空间,他们能够通过空间接触到更多资讯,对他们的未来和心灵成长而言,比简单给予物质帮助来的更大。因此我在课堂和操场之外为他们设计了“第三空间”。

  媒体记者:在你的设想中,“第三空间”的未来是什么模样?

  殷艳明:可能很多人只它当做一栋美丽的建筑,但是它有自我精神的价值和理念,我希望把它根植在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教育和乡村,让贫穷的边远地区在精神上变得富裕。

  同时我也期待第三空间可以变成第四、第五、第六乃至第N空间。因为它对未来而言具有可推广的价值,我们也希望第三空间的理念能够不断的推广出去,那么第三空间对于当下来说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